RoHS管理体系的建设
2016年11月04日 10:22:21来源:集源电路作者:admin
鉴于检测程序的复杂与成本的高昂,对设备生产使用的每一批物料都进行检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何况检测也是抽样进行,并不能代表每个部件或材料都满足符合性的要求。因此,光靠检测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最重要的步骤还在于管理,一个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将不符合性出现的机会降到最小,就如产品的质量保证一样,检测只是体系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工厂来说,由于已经有如 ISO9000系列、QS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现在又要建设一个确保RoHS符合性的管理体系,这将会使得工厂管理的工作变得复杂化。本文就RoHS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程序以及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细节进行讨论。
供应商管理与绿色供应链
从产业链来讲,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按照RoHS的定义)将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或者是用户的,是产业链的最终一端,设备的报废回收再利用可能与该设备的生产制造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了。因此,对于设备的生产者来说,将会面对最多的供应商,包括从原材料开始、到元器件、部件直到组件等等。把好这些物料的进口关,做到每种物料都符合要求,要做到RoHS的符合性就几乎成功了一大半,因此供应商的管理非常重要。供应商的管理的核心就是认可、审核与监督。
一般而言,在关键而重要的物料上,确保两个供应商是必要的,以确保供应商之间适当的竞争,不符合性事故出现时不至于造成生产的中断,同一物料上供应商太多又容易造成物料管理的困难,溯源性管理难度加大。供应商的认可在许多国际性的大公司均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内容基本可分为文件审核与现场评审,主要包括公司的背景材料、资质证明、产品中有害物质测试鉴定报告、管理体系、检测手段与能力、进料管理与制程控制能力等方面,由于有害物质的来源有可追溯性,供应商对其供应商的管理、进料管理以及制程控制应该是认可审核的重点,如果供应商本身的来料控制与过程严格,供给设备制造商的产品就有了初步的保证。此外,人员技术能力与环境条件也是审核时不可忽视的要素。完成认可后的监督主要是确保认可事项的稳定性、物料品质的一致性,供应商的任何物料的变化、工艺的调整都应该及时通知下游客户,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审核。
由供应商推动上游的供应商来加强物料与制程的监管,最终达到从原材料到设备这条供应链完全无毒无害,绿色供应链就这样建成了,在这条供应链上要每一个环节都同时出错,才会引起最终设备的不符合性,这种概率也太低了。所以,供应链管理是整个体系的重点之中的重点。
物料管理
供应商认可完成后,即可从其采购需要的物料,物料的管理就开始了,直到物料在制程中使用完毕。每批进料都应该有明确的唯一性标识和是否含有有害物质的检测报告或自我声明,经验收合格后按自己公司的物料管理体系重新编号,然后入库待用。RoHS符合性物料与非符合性物料应该有清晰的区别,特别是在RoHS产品导入的过渡期,一个不符合物料将导致整批设备的不符合。目前全球都没有统一的符合RoHS产品的标识标准或方法,有的公司在产品上标识“RoHS Complaint”、”Pb-Free”等等。每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编号标识方法。不过无铅产品的标识可参考IPC1066标准,但不表明这样标识的产品符合RoHS要求,毕竟除了铅外还有五种有害物质需要明示。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不能忽视用量少而使用范围广的物料的管理。如某大型著名集成电路封装公司在使用焊锡膏(一种SMT专用材料)时,由于用量不大,且该焊锡膏产品是著名品牌,但由一家小型公司代理。于是,没有采用严格的材料审核以及物料测试等物料管理基本措施,而采用品牌管理方式。结果有一批物料贴错标签,将普通的铅锡共晶焊锡膏当成低温焊锡膏产品使用,造成了80多万美元的产品的损失。可是再找回供应商承担责任时,供应商鞋低擦油溜了,因为这为数不多的焊锡膏产品最多值不到两万元人民币。但就是这一点点产品用到了700万元人民币的产品中,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应该加强对用量不大使用面广的物料的管控,尤其对于有害物质而言,就像传染病一样,一个有害物质超标的物料使用在设备中,会导致使用了该物料的整批产品的不合格。{{分页}}
通过完善的标识方法和适合自我声明需求的物料数据库系统,可以物料管理更加有序高效。希望尽快导入RoHS产品生产的制造商,应该首先从这里着手。
过程污染管控
虽然采购的所有物料都是不含有害物质的,但并不能证明利用其生产出来的设备产品就一定能符合RoHS的要求,因为还有可能来自过程控制不严带来的污染,特别是过渡期。比如,现在线路板组件在生产时仍大量使用含铅的焊料,在转换到无铅生产时,不仅焊料需要更换,元器件与PCB都要更换,原来元器件的引线脚上的可焊性涂覆层都是锡铅合金,这些元器件已经不能再使用了。但是处于目前的过渡期,一小部分元器件尚无无铅的产品供应,在进行波峰焊焊接组装时,焊锡炉中的几百公斤的无铅焊料常常会受到污染,铅的焊料很快超标,不仅使得整块线路板组件上的每个焊点均超标,而且还会导致产品的可靠性下降。因此,需要不断的监视某些可能的污染。此外,由于无铅生产的转换,不少工厂使用的工具如电烙铁、焊锡炉、夹具等等由于费用的问题暂时不能更换,也不评估污染的可能性,这样造成污染的机会是很高的。应该对生产过程可能的有害物质污染有充分的评估,并予以严格管理。
自我声明的审核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物料成百上千,无法一一亲自测试。于是供应商的自我声明或有害物质的测试报告就成了我们采购物料前可能经常面对的证明关键材料,这些技术资料准确与否、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如何?如何正确审核与判断对设备制造商来说就非常重要,又是非常挠头的事,因为对于大多数电子工程师来说,有害物质的材料使用情况如何,哪些是高风险材料,测试仪器的适用范围怎么样等等是个全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经验。因此必须选择专业的材料或化学工程师予以配合,自我声明的审核人员应该具有对相关物料的制造过程的了解、对分析手段的适用范围的了解,才能完成这么严峻的任务。审核供应商自我声明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物料(材料与部品)的基本结构与材料组成;
2) 数据的来源。如果是检测报告,请注意检查原件,现在业界流传着很多假报告,如果是来自第三方实验室的报告,可以电话或网络查询其真伪。同时注意报告中测试方法、使用仪器、拆分制样方法、检测日期、以及测试的批号与样品描述跟要认可的产品是否相符。
3) 有害物质的存在情况,包括含量与存在的部位;
4) 供应商的信息,最好有代理人的签名或单位的签章。
5) 无法判断或数据可疑,必要时抽样检测验证。
测试管理
事实上,在RoHS的符合性实践中,测试是必然的,自我声明也是基于测试数据,没有测试数据,胡乱的声明肯定是不行的。问题只是在哪测试、什么时候该测试、测试什么项目而已,这就有了测试管理的问题。在前面的符合性测试一节中,对测试方法、测试策略、测试程序以及测试项目的选择都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里要补充的就是制造商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基于对有害物质在电子电气产品中的使用情况的认识,来对自己所使用的部品和材料进行逐一的评估,制定出适合的测试计划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检测计划应该包括:物料分类、测试周期、测试项目、供应商测试、自己测试、委托第三方测试等等。由于在电子电气产品中,随着原材料、元器件、组件再到设备,测试分析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因此,在制定测试计划时,尽量选择上游的原材料进行测试,避免组件以下游产品的测试。再结合对体系的管理,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分页}}
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与溯源体系
人无完人,正常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的机会。企业的生产也一样,100%的直通率是很难实现的质量目标。因此,在企业实际的运行中,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预防措施,出错的机会还是有的,关键是当制程中出现偏离程序的作业以及不符合RoHS要求的产品和物料时,如何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应该有纠正措施与溯源体系。而纠正措施则来源与溯源体系的完备与否。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符合的产品或部品被发现了,本来应该是坏事中的好事。可是光发现问题却找不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就如一个人得了“非典”恶疾,一时找不到问题出在哪一样,就无法找到纠正措施。而拥有良好的溯源体系就不同了,可以顺藤摸瓜很快找到问题的源头,对症下药就可以了。构成溯源体系的关键要件就是良好的物料唯一性标识、状态标识与流程记录,生产上的流水线从头到尾,开始的唯一性标识完好,流到哪一步的状态又有状态标识,流程中的物料进出也有良好的记录,这样查找问题就容易多了。
相对于质量事故而言,有害物质的溯源更加容易得多,因为有害物质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线索,辅以必要的成分测试很快就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纠正措施自然就有了。比如,发现线路板上的焊点铅含量超标,马上分析制程中所使用的焊料或焊锡膏,看是否其中铅超标,如果锡炉中的焊料超标,再查焊锡来料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再查为何有问题的焊料进料为何没有把好关,是检测技术问题还是物料管理混乱。总之,有害物质的溯源比起质量问题的溯源要好办得多。
设计与设计修改评审
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的电子电气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还有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满足RoHS的要求,新设备的设计与旧设备的设计修改就是必然的了。在新产品的设计中,肯定只能考虑使用符合RoHS要求的原材料与部件,而这些物料在剔除有害物质以后,质量与可靠性就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了。比如,有铅的元器件换成无铅元器件后,其可焊性问题、锡须问题以及耐焊接热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所设计的产品的使用寿命与环境等等。局部的设计修改也一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新设计以及设计后的修改做充分的评审,以确保在使用无有害物质的物料后,品质与可靠性没有问题。设计师必须考虑平衡环境因素与品质因素的关系。
此外,设计还必须考虑到WEEE指令的要求――便于回收并达到回收的目标。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如何能达到可回收的目标?否则生产商需要承担的报废电子电气产品的回收责任更大,成本更高!为了同时达到WEEE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以“便于回收时拆解,使用的物料种类最少,物料重量最轻”为首要原则,含有六种有害物质的物料自然是不能在考虑的范畴。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引入环保设计的理念,同时加强设计的评审管理。
信息传递与培训
在现今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流传非常迅速,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人与人、上级与下级直接仍然有许多误解,因此也给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在实现RoHS的符合性管理体系中,保持信息准确传递就非常重要。供应商的物料信息,有害物质含量信息以及更重要的客户要求信息都必须准确无误的在产品流程上传递。作为中游产品来说,这种信息的传递就更为重要,因为许多下游客户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远远不只这六种,含量的限值要求甚至更低,客户之间的要求不尽相同。这些信息必须准确的汇总后传递到物料控制环节、测试实验室以及设计人员等等。
而培训则是加强这种信息传递有效的最好手段,让参与管理的采购人员、检测人员、设计人员与生产技术人员都对有害物质的性能与用途有充分的认识,对指令的要求有很好的理解,通力合作,共同迎接RoHS物料替代技术的挑战,RoHS的符合性要求就很快能达到。
因此,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能少了这方面的内容。
实现RoHS符合性的程序
到现在,似乎什么都已经齐备了,但如何开始呢?真所谓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面对一个全新的法律要求。没有要达到符合性的程序,没有标准,没有标识要求,没有认证要求,甚至没有监管程序,似乎什么都没有,但是2006年7月1日却是法定的日子,不能逾越的有害物质的鸿沟。一时间,习惯于按程序走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们一下自由了,反倒不习惯了,特别是国内的生产商们。{{分页}}
实现RoHS的符合性要求,其实就是一句话,确保自己的产品在法定的那一天以后,不含有RoHS指令规定的那六种有害物质,但做起来似乎真是不容易,根据前面的论述予以总结,可以获得基本的执行流程。下面这些的程序是给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的建议:
一、 学习研究RoHS指令的要求;
二、 物料需求与替代物分析;
三、 产品的重新设计或设计改进
四、 将限制有害物质方面的要求发给供应商;
五、 供应商的物料认证,必要时建立相应的检测手段;
六、 供应商审核,绿色供应链建设;
七、 新产品生产与可靠性鉴定
八、 物料数据库与自我声明数据库建立;
九、 内部管理体系建立;
十、 自我声明建立与完善。